1918年,同盟國戰(zhàn)敗,塞爾維亞得以復國,該年12月,塞爾維亞、鄰國黑山以及由原奧匈帝國所管轄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伏伊伏丁那共同組建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王國,即南斯拉夫的前身。
【資料圖】
鐵托于1980年逝世后,民族矛盾開始激化,最終導致了南聯(lián)盟1990年代初期的解體。1992年之后,南聯(lián)盟只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加盟共和國。1999年,塞爾維亞在科索沃戰(zhàn)爭中遭到北約的轟炸,戰(zhàn)爭以國際社會接管科索沃告終。
2003年,南斯拉夫聯(lián)邦重新組建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透過公民投票決定正式獨立,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布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布獨立并且成為塞黑聯(lián)邦的法定繼承國,塞黑聯(lián)邦因而解散。
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是歐洲南部巴爾干地區(qū)兩個相鄰的國家,其中塞爾維亞共和國面積8.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首都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居民主要信奉東正教。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面積2.87萬平方公里,人口300多萬,首都地拉那。阿爾巴尼亞信奉伊斯蘭教。
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兩國因歷史、宗教、民族等各種因素,尤其是在塞爾維亞境內(nèi)的科索沃自治省問題上的立場完全對立,導致關系長期不合??扑魑值貐^(qū)曾是塞爾維亞民族的居住地,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歐洲后,統(tǒng)治塞爾維亞長達近500年,期間大量歸順了土耳其并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移居科索沃地區(qū),逐步改變了科索沃地區(qū)的民族結構,至1992年南斯拉夫聯(lián)邦解體時,科索沃地區(qū)的阿爾巴尼亞族占比已近9成。在北約支持和武力干預下,目前科索沃已脫離塞爾維亞,呈獨立狀態(tài)。
喝火令
月下笛聲短,雞啼夜已深,巷中還有斷腸琴。
心鎖卷簾傷恨,無計總消沉。
瘦馬天涯劍,孤雁寂寞深,酒盅頻現(xiàn)夢中人。
念也無情,念也憶非新,
念也落花無數(shù),何處寄芳音。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七律●暗香憔悴畫堂東
玉笛寂寞恨西風,夢盡相逢一場空。
颯颯寒霜驚老馬,凄凄朔雪冷飛鴻。
邊關過客生情意,內(nèi)苑佳人淚影蹤。
一片癡情梅亦病,暗香憔悴畫堂東。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七律●多情也怕蕊枝藏
多情也怕蕊枝藏,寂寞含苞久未芳。
濁酒澆愁三盞醉,殘香驚夢五更涼。
本無鴻雁說知遇,卻向青樓問故鄉(xiāng)。
耗盡相思憐過客,偏難伴月枕鴛鴦。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滿庭芳●雁字客無還
朵朵爭春,枝枝吐艷,東風也借纏綿。憑誰思念,一曲葬花難。幾處鶯歌燕舞,可曾夢,舊日春天。落紅淚,塵緣消散,雁字客無還。
風流情易老,殘香寂寞,往事如煙。漫留得,時光誤會流年,此恨誰堪共解,桃花酒,慰藉愁顏。佳期痛,情何追憶,今世自孤憐。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鷓鴣天●春
夜雨瀟湘曲欲殘,玉笛吹破故人緣。
傷心橋下鴛鴦淚,寂寞窗邊燕子憐。
春浪漫,夢闌珊,三生石上斷紅顏。
彩蝶孤冢雙飛戀,只道相思誤少年。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畫堂春
相思寂寞鎖少年,天涯芳草綿綿。
落花無意愛何憐?夢斷紅顏。
雁字殘香冷透,清燈夜雨微寒。
玉笛舊曲與納蘭,無限循環(huán)。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鷓鴣天
冷月無聲拂繡床,孤獨把盞醉凄涼。
弄琴彈斷瀟湘雨,草賦頻驚寂寞香。
心有意,夢無常,相思誤我少年郎。
故鄉(xiāng)別去紅塵客,鴻雁迷途情斷腸。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浣溪沙●送情郎
昨夜溫柔昨夜香,珠釵斜弄驚月光。纖衣羅帶戲鴛鴦。
春夢恨燭流淚短,曉鶯啼破小軒窗。落花催馬送情郎。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漢宮春●嘆小先生
嘆小先生,玉笛吹酒醒,明月孤燈。
昔年渡頭別柳,話語輕輕。
風流易老,問相思,鴻雁聲聲。
君此去,子規(guī)泣血,時常夢里多情。
鴛譜故人心碎,往事欺寂寞,總是浮萍。
紅塵偏生浪子,仗劍飄零。
村姑罷了,少纏綿,與世無爭。
偏又是,青樓漫舞,落紅片片憑驚。
十首經(jīng)典古詩詞:寫盡人間相思恩怨,悲歡離合
滿庭芳●明月淚西窗
雁字無常,相思易冷,短袍難配新妝。
憑誰憶起,昨夜落紅涼。
寂寞天涯過客,青春亂,心鎖情郎。
別來久,淺舟懶系,何處是家鄉(xiāng)?
胭脂尤艷麗,青樓漫舞,消費殘香。
瀟湘意,芳名誤了時光。
此恨誰堪共解,煙雨夢,何日歸航?
流年舊,明月淚西窗。
。阿爾巴尼亞民族和塞爾維亞民族,對科索沃地區(qū)都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民族感情,前者把它視為自己的“搖籃”,而后者認定它是自己的“圣地”。
1、科索沃地區(qū)最早的居民是阿爾巴尼亞人。(遠古時期)
。阿爾巴尼亞人的祖先,也就是巴爾干半島上的土著伊利里亞人,遠古時期就生活在科索沃,后來歸順古羅馬帝國并信奉基督教。
2、科索沃地區(qū)最早建立國家的是塞爾維亞人。(中世紀早期)
塞爾維亞人是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由從中東歐南下到巴爾干的斯拉夫人與當?shù)厝巳诤隙傻囊粋€南部斯拉夫民族,在拜占庭帝國時期信奉了東正教。也就在此過程中,科索沃被越來越多的南斯拉夫人占據(jù)并于1014年并入拜占庭帝國。
1217—1459年間,塞爾維亞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在其鼎盛時期,巴爾干半島的2/3都屬于他們的疆域,國王斯蒂芬·杜尚當時就自稱“塞爾維亞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的皇帝”。
3、科索沃地區(qū)是兩個民族共同的“圣地”。(14世紀)
14世紀奧斯曼帝國侵入巴爾干半島之后,塞爾維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都在科索沃同入侵者進行了英勇的戰(zhàn)斗,1389年6月和1448年10月發(fā)生的兩次科索沃戰(zhàn)役就是很好的見證。
第一次科索沃戰(zhàn)役是塞爾維亞大公率領巴爾干聯(lián)軍抵抗奧斯曼軍隊;第二次科索沃戰(zhàn)役是阿爾巴尼亞人抵抗奧斯曼軍隊。因此,科索沃對他們來說都是民族的圣地。
4、對伊斯蘭教和奧斯曼帝國不同的態(tài)度,導致了兩個民族在科索沃地區(qū)分道揚鑣。(中世紀后期)
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巴爾干之后,利用稅賦作為籌碼迫使科索沃的居民改變宗教信仰。阿爾巴尼亞人為了不交賦稅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而改信了伊斯蘭教,成了穆斯林;而不肯改變宗教信仰而又難以承擔稅收重負的塞爾維亞人被迫離開科索沃前往基督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地區(qū)。
土耳其統(tǒng)治者將流亡者留下來的土地與房屋分給了改變了宗教信仰的阿爾巴尼亞人,并把居住在相鄰地區(qū)的阿爾巴尼亞人遷入科索沃。到18世紀,科索沃已成為阿爾巴尼亞人占多數(shù)的地區(qū)。總的來看,在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的五百多年中,阿爾巴尼亞人是受益者,而塞爾維亞人是受害者。
5、塞爾維亞人奪回科索沃后的民族政策,導致與阿爾巴尼亞人結下深仇。(近代)
兩次巴爾干戰(zhàn)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塞爾維亞人才在俄國人支持下重新控制了科索沃。在1919年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中,占主導地位的塞爾維亞人對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采取了報復政策,將許多阿爾巴尼亞人驅逐到土耳其。
在各方面給予歧視,阿爾巴尼亞人的許多基本公民權利被剝奪。正因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不是與南斯拉夫人一起進行抵抗德意法西斯斗爭,而試圖在德意的支持下建立一個大阿爾巴尼亞。
6、南聯(lián)盟解體后,兩族發(fā)生慘烈戰(zhàn)爭,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在國際力量支持下終于獨立建國。
1998年2月阿族分裂分子對正在執(zhí)行巡邏任務的**發(fā)動攻擊,雙方都有傷亡,科索沃戰(zhàn)爭爆發(fā)。北約宣布派軍艦前往亞得里亞海,六國聯(lián)絡小組要求南聯(lián)盟和科索沃解放軍開始和平談判。兩次談判都流產(chǎn)了。南聯(lián)盟不僅不接受協(xié)議,而且加緊對科索沃解放軍發(fā)起猛烈的進攻。
1998年3月24日晚8時起,北約開始對南聯(lián)盟發(fā)動長達七十多天的大規(guī)??找u。在空襲的巨大壓力和俄羅斯、芬蘭等國的斡旋下,1999年6月9日,塞爾維亞和北約的代表簽署了協(xié)議。經(jīng)過多輪談判后,科索沃終于在2007年2月17日宣布獨立。
目前效力于曼聯(lián)的的馬蒂奇來自塞爾維亞
不是。
以色列位于亞洲西部,東接約旦,東北部與敘利亞為鄰,南連亞喀巴灣,西南部與埃及為鄰,西瀕地中海,北與黎巴嫩接壤,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屬地中海氣候,地勢東高西低。
塞爾維亞是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nèi)陸國。塞爾維亞國土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首都貝爾格萊德。與黑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
阿爾巴尼亞和塞維利亞因為科索沃戰(zhàn)爭,關系惡化,成為敵對關系。
答: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沿岸,北邊與拉脫維亞接壤,東部與白俄羅斯搭界、南面和波蘭及俄羅斯相鄰。面積6.53萬平方千米。
立陶宛是前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
首都:維爾紐斯
面積:6.53萬
人口:335萬
塞爾維亞是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nèi)陸國,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首都是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西與黑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接壤、北和克羅地亞、匈牙利搭界、東和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相鄰、南與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
這兩個國家沒有任何關系。
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是歐洲南部巴爾干地區(qū)兩個相鄰的國家,分別信仰東正教和伊斯蘭教,其中塞爾維亞共和國面積8.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首都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居民主要信奉東正教。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面積2.87萬平方公里,人口300多萬,首都地拉那。阿爾巴尼亞信奉伊斯蘭教。
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兩國因歷史、宗教、民族等各種因素,尤其是在塞爾維亞境內(nèi)的科索沃自治省問題上的立場完全對立,導致關系長期不合??扑魑值貐^(qū)曾是塞爾維亞民族的居住地,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歐洲后,統(tǒng)治塞爾維亞長達近500年,期間大量歸順了土耳其并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移居科索沃地區(qū),逐步改變了科索沃地區(qū)的民族結構,至1992年南斯拉夫聯(lián)邦解體時,科索沃地區(qū)的阿爾巴尼亞族占比已近9成。在北約支持和武力干預下,目前科索沃已脫離塞爾維亞,呈獨立狀態(tài)。
塞爾維亞國家隊是東歐國家塞爾維亞的官方足球代表隊,前身是南斯拉夫國家足球隊以及塞爾維亞和黑山國家足球隊。在世界杯的歷史中,塞爾維亞國家隊一共參加過2屆世界杯,但小組賽都遭到淘汰。
X
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中,塞爾維亞國家隊與巴西、瑞士、哥斯達黎加同處E組。小組賽首輪,塞爾維亞國家隊1-0哥斯達黎加拿到三分。但在接下來的兩輪,塞爾維亞國家隊先后不敵瑞士和巴西,最終無緣晉級16強。
附塞爾維亞國家隊歷屆世界杯戰(zhàn)績:
2010年南非世界杯:小組賽1勝2負,無緣晉級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小組賽1勝2負,無緣晉級
科索沃(Kosovo)是獨立的。
原為塞爾維亞共和國西南部的一個自治省,面積10887平方公里(與我國四平市大小相當),占整個塞爾維亞面積的12%。在塞爾維亞的行政區(qū)劃中,科索沃分為5個州,獨立后的科索沃分為7個州??扑魑志硟?nèi)多丘陵山地,鉛、鋅礦儲量占塞爾維亞的一半,煤炭儲量占塞爾維亞的60%。歐洲第二大的煤礦和歐洲最富的鉛鋅礦都在科索沃。
2020年科索沃人口約187萬(與我國四平市人口數(shù)量相當),占整個塞爾維亞人口的21%,阿爾巴尼亞族占90%??扑魑衷?0世紀初約30%的人屬塞爾維亞族,由于種族沖突等原因,塞爾維亞族不斷離開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比例則不斷上升,目前科索沃人口中塞爾維亞族比例已經(jīng)低于10%。
自1999年的科索沃戰(zhàn)爭結束以來,科索沃事實上已經(jīng)獨立,僅在名義上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扑魑钟?008年2月自行通過獨立宣言,目前得到98個聯(lián)合國會員國的承認,中國、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希臘、羅馬尼亞、西班牙、烏克蘭、越南、柬埔寨、朝鮮等國表示不會承認科索沃的合法性。
標簽: